將台灣繁體中文翻譯成日文的過程中,經常會意外發現台灣的某些事物和制度,在日文中並沒有相對應的說法與概念。面對此類文化或制度名稱等時,應該如何處理雙方文化差異,又該如何翻譯才合適呢?下面就從翻譯的角度介紹幾個例子。
1. 生活中「台灣特有的制度」
最有名的例子,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「統一發票」。每兩個月公布一次中獎號碼的「統一發票」制度,同時兼具了商業交易憑證、會計憑證、稅務憑證的多樣功能。財政部網站「財政部稅務入口網」會定期公告中獎號碼。
有些人說這是政府原先用來防堵逃漏稅的措施,但無論如何,對消費者來說,這個讓日常購物能變成一種小小樂趣的有趣制度,是日本所沒有的。
再者,順應時代的變遷,又有了電子發票的出現。隨著電子發票問世,台灣又多了一項獨特的發票保存工具「載具」。
這樣的文化差異只有實際在案件中碰到時才能切身感受到,尤其在將繁體中文翻譯成日文時,便會發現台灣特有的制度或習慣其實隨處可見。
2. 在實務日文翻譯中遇見的台灣特有用語
在實務日文翻譯中,台灣特有的文化或制度亦隨處可見。例如,在業務委託合約的翻譯中,「統一編號」這個用語就很出現。統一編號是分配給企業或法人使用的8位數註冊號碼,乍看之下與日文的「法人番号(法人編號)」類似,但其實制度與用途都不同。
「統一編號」也能在經濟部網站「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」上查詢。
此外,「颱風假」也是台灣特有的休假制度,在公司內部規定或就業規則的日文翻譯中屢見不鮮。日文雖然也有「台風警報(颱風警報)」的概念,卻與政府於大型颱風時宣布,企業與學校會統一放假、停課的制度截然不同。在日本,颱風天是否放假通常交由企業自行判斷,因此若直譯為「台風休み(颱風假)」,可能就難以傳達真實情況。
這類台灣獨有的制度或用語,正是考驗日文翻譯公司知識與判斷力的關鍵。如果不了解其背後的文化或制度,就很容易產生誤譯或說明不足。
3. 直譯或意譯成日文,有時都不是正解
這些用語不能單純以「找個類似的詞語意譯」處理。舉例來說,若將「統一編號」翻譯成「法人編號」,就有可能被誤認為日本的制度。另一方面,若以「台灣企業識別號碼的一種」這樣冗長的方式翻譯,對讀者來說則顯得不易理解。
至於「颱風假」,即使可以婉轉地翻譯為「天候による特別休暇(天候特別假)」,卻無法準確傳達台灣的制度;如果寫成「政府指定の台風時の公式休業日(政府指定的官方颱風假)」,雖然意思清楚,但未必在閱讀性或語境上最為合適。
在日文翻譯中,如何同時兼顧「傳達意義」與「保留原文制度與用語的特殊性」,始終是重要課題。如果不了解當地實際狀況,就可能在意譯時增譯,多加了原文沒有的意思,或反而造成讀者誤解。
「台北市政府人事處」網站上,也會刊載過去的颱風假公告情況
4. 總結
本公司為了應對台灣特有的用語或制度,會為客戶製作「用語集」與「客戶聯絡事項表」,隨翻譯稿一併交付。像「統一編號」或「颱風假」這類用語,若出現在合約中,我們通常會保留原文表述,並適度加上補充說明,避免使用者混淆。
同時,根據文件用途與受眾,靈活調整譯文的語氣與用詞,也是專業日文翻譯者的重要任務。
台灣與日本看似文化相近,實則在制度與習慣上存在諸多差異。為了正確理解並精準傳達這些差異,我們不僅日常留意台灣最新資訊,也重視用語背後的文化與法律制度。
若您在日文翻譯方面有任何困擾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我們將與熟悉台灣的翻譯者一同,為您提供值得信賴的翻譯服務。
我們的翻譯流程已全面標準化,從專案企劃、翻譯執行、品質管理到翻譯後的回饋,提供完整的專業服務。同時,我們已取得翻譯服務國際標準 ISO17100 認證,敬請放心將日文翻譯工作交給我們。有任何翻譯需求或諮詢,歡迎隨時洽詢。